重庆事业单位《综应B类》备考技巧:偷换概念类问题辨析技巧
【导读】重庆事业单位《综应B类》备考技巧:偷换概念类问题辨析技巧。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B各大板块中,论证评价题往往是一大难点,人文社科类材料不仅字多,而且逻辑关系较为复杂,考生做到最后容易混乱。所以,我们需要掌握细化的考点,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乱。金标尺在这里梳理了常考的偷换概念考点,希望能精准抓住痛点,为同学们的学习保驾护航!

一、基础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在论证中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二、考察类型

论据与论点中的概念不一致。

举用生活里面的一个事例:一位中学老师给学生讲中国近代史,在课堂上向某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

在上面这段对话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和同学看似都在说是否“认识”孙中山的问题,但很明显的是,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将“认识”的概念曲解了。老师问:“你如何认识孙中山?”这里的“认识”更多地是希望学生对历史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学生说的“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则意在指出,他没有跟孙中山打过交道。

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三、例题

【例】研究人员很早之前就发现,唑吡坦在女性体内的平均代谢清除率较男性慢得多。实际上,对于很多常用药物的代谢率、耐受性和疗效,普通男性和女性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女性对于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男性高50%~70%。体型大小、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以及其他一系列因素,都是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但医生开的药方都是相同的,这说明医生在开药方时很少会考虑个体差异。

【解析】

A:第X段由“性别差异导致不良反应的差别,但医生开的药方都是相同的”推出“医生在开药方时很少会考虑个体差异”,存在论证错误。

B:论据中的“性别差异”与论点中的“个体差异”概念不一致,二者不能混淆,属于偷换概念

四、解题技巧

偷换概念主要表现在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混淆不同的概念、抹杀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等方面。针对偷换概念,需要找准论点,分辨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论点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可以从文段首尾句,以及一些表示论点的提示词,如“所以、因此、可见”等来确定。找准论点以后,分析论点依据的内容即论据核心话题与论点核心话题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

展开全文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