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重庆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每天坚持点进来的都会考编滴~
2020重庆公务员交流群:275545593
欢迎参加每周全真模考~
1.既然是______,就说明那些“规”那些“习”存续时间已久,有着较为顽固的生命力,很难一下子改变和消除。但是,只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开展专项文明行动,特别是找到切入口,运用好点子,抓住关键处,就能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深蒂固 有的放矢
B.积习难改 正本清源
C.安常习故 一针见血
D.陈规陋习 事半功倍
2.然而,我们在向为流失文物回归努力的人们致敬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在厚利______下,不少文物和艺术品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国外。阻止珍贵文物继续被盗卖被走私出境,堵住国宝流失的“去路”已成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蛊惑 大势所趋
B.驱动 当务之急
C.驱使 迫在眉睫
D.呼号 重中之重
3.民生问题的发生源自人的正当需要难以被满足,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这些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都是特定的,是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如果条件不具备,人们的民生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由此产生的民生问题在给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内也就难以得到解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民生问题的发生源自人的正当需要难以被满足
B.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
C.民生问题的解决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民生问题需要特定的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来解决
4.“诗性智慧”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原始人生来就对事物无知,也没有逻辑推理的能力,但他们“浑身都是强烈的感觉力和广阔的想象力”,这使他们创造出了人类童年的诗篇。中国的诗性智慧与之有所不同,更有别于西方文艺复兴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理性智慧。中国早期诗性智慧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汉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象形文字,是基于主体对客体形象、直观的整体把握,而不像西方的文字那样经过分析和规范,基本上抛弃了象形性的特征。汉字的这种特性,不仅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智慧,而且使中国人的思维从一开始就具有将概念的理性思维和整体直观的顿悟体验相融合的特征。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
A.汉字的特性使得中国的诗性智慧不同于西方
B.诗性智慧包括原始人强烈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C.汉字是中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D.中西方诗性智慧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存在不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为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舞台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
B.风雨改革路,民营企业始终一枝独秀
C.党中央应让民营企业家安心放心有信心,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D.政府需要通过不断壮大民营企业来推动民生发展
1.【金标尺答案及解析】D
成语辨析题。第一空,分析文段可知,“就说明那些‘规’那些‘习’存续时间已久”在对待填词解释说明,待填词表示存在时间很久的不好的规矩和习俗。对应选项,D项“陈规陋习”指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符合文意。
A项“根深蒂固”侧重指根基深厚不易动摇,B项“积习难改”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二项均强调难以动摇、更改,与后文“很难一下子改变和消除”语义重复,文段“那些‘规’那些‘习’”直接解释说明待填词表示的应该“规矩、习俗”,排除A、B两项。
C项“安常习故”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侧重强调不知创新、改变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事半功倍”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分析文段可知,“找到切入口、运用好点子”就能花小力气收到很好的效果,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2.【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综合辨析题。第一空,待填词搭配“厚利”,表示因为利益而走私文物。对应选项,D项“呼号”指因极端悲伤而哭叫,或因处于困境需要援助而叫喊,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分析文段可知,不少文物被走私导致文物流失国外,阻止珍贵文物继续被走私已成当前最紧急的事,必须要尽快解决。对应选项,B项“当务之急”指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符合文意。A项“大势所趋”意为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通常指好的事情成趋势,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但置于此处与“已成......”连用,语法上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3.【金标尺答案及解析】C
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以民生问题的发生来源引出民生问题的解决话题,接着指出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而这些资源、工具、手段和方式又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尾句通过“如果不具备条件...就无法解决”反面论证。因此,整个文段论述重点落脚在民生问题的解决受给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应选项,C项当选。
A项,民生问题的发生来源是为了引出解决民生问题的话题,非文段重点,排除;B项,未提到文段的论述主体“民生问题”,文段强调的是“民生问题”,“人的需要的满足”非重点,排除;D项,只是从微观方面说明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未提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4.【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引入“诗性智慧”概念,并对维柯的“诗性智慧”进行了解释说明,接着提出中国的“诗性智慧”,强调中国的诗性智慧与西方不同,是由于汉字的特性。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后文,强调中国汉字特性使得中国诗性智慧与西方不同,对应选项,A项为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当选。
B项,对应前文西方诗性智慧的具体说明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未提到文段论述主体“诗性智慧”,汉字使得不同的不是“中西方文化”,偷换概念,排除;D项,“发展过程”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语句填充题。横线位于文段首句,是对整个后文论述的概括。后文先指出我国民营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接着提出对策即“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后文通过习近平的话再次进一步强调要采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因此文段重点是在强调党中央采取系列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对应选项,A项表述为同义替换,当选。
B项,“始终一枝独秀”表述绝对化,且只对应了作用,未提及党中央采取措施支持,排除;C项,让民营企业家安心放心是结果,非重点,文段的重点应是党中央采取措施进行支持,排除;D项,“推动民生发展”非文段重点,且表述片面化,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