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多个考生组成一个集体并就给定的材料和主题在集体讨论中得出最终结果的一种面试形式,整个过程需要各个考生密切分工、妥善配合方能促成最终结果的产生。这就需要考生在讨论过程中选择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共同推动讨论的进程,整合出最佳的讨论结果。
无领导小组讨论常见有五种角色:意见贡献者、时间控制者、记录总结者、协调推进者、组织领导者。
角色很重要,在整场面试中,角色清晰,并在自己选定的角色方向,贡献值最大,那你就成功了。(注意,并不是领导者更容易取胜,任何一个角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要你在选定的角色方向贡献足够大)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适合选择自己的角色?让我们走进五大角色。
一、意见贡献者
意见贡献者顾名思义就是提供个人观点以及对其他组员观点进行补充分析讨论的人。为推动讨论建言献策,小组成员均可担当该角色。
在讨论中,意见贡献者的存在与讨论的质量高低有很大关联,如果讨论中有人贡献出每个人个人陈述之外的新角度、新想法和新观点,无疑就促使了讨论的深入性,那么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了充分讨论也就更加客观准确。意见贡献者的意见可以来自两方面:
一是依靠自身,凭借自身的个人知识储备、综合分析思考能力,结合背景材料围绕主题去整理出个人观点,为小组讨论提供讨论方向,帮助全员深刻认识问题,促进讨论的深入和升华,对个人知识面要求较高。
二是参考他人,在讨论中,通过整合其他人的思路,从别人的观点输出中获得启示,在此基础上帮助其进行准确表述,或进行个人思考后做补充、提出新的观点想法,促进话题的讨论。该种情形,需要考生具有较好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快速思考能力。
不管你的性格如何、能力如何,只要有参与意识都可以去充当意见贡献者。越是认为自己的意见普通或者比较大众,那么越要充分参与,并且“先下手为强”,早早将之准确表达出来避免被别人抢占先机;与此同对,对别人的观点我们不能有抵触和反弹情绪,要快速思考和联系自己的想法进行综合考虑进行验证对比,或遵从主流或遵从正确的思想和观点。
做好意见贡献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掌握两个核心,拿到试题后,迅速弄清“我是谁?”和“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在整个讨论的进程中,时刻提醒自己有没有偏离核心,如果一旦发现偏离,所提的纠偏意见必是佳策。
第二,寻求解决之道,可以采取管控、提问、调停、释义、聚焦、融合、转向、反驳、总结等方式进行,既可以说理,也可以说例。
第三,发言简明扼要,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含义,所表达的观点要和小组正在讨论的内容相关,起到“拔云见日”的效果。
二、时间控制者
时间控制者是注意时间进展,提示小组成员注意发言和讨论时间的考生。
如果一个小组没有注意考试的时间,出现了超时的现象,往往会影响小组整体的起评分,进而影响每一位考生的分数。
时间控制者对个人的表达、知识储备、逻辑分析等能力要求较低,需要良好的时间把控意识和时间把控能力。时间控制者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是从一而终而非半途而废,不能忘记重要环节的时间提醒。除此之外,时间控制者不仅仅局限于时间控制和提醒:
1、可以利用时间规划去做讨论进程规划,告诉组员要做什么,当前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当前应该做什么,要在多少时间内完成。
2、或利用时间提醒做阶段性总结、做意见贡献。针对大家讨论的内容自由发表个人意见,让团队讨论更加广泛深入,做阶段性总结提醒大家当然讨论的成果便于大家记录,避免有组员走倒路反复讨论既定结论影响进程。
可以说,时间控制者是“门槛”最低的角色,是自由讨论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也是只要有时间意识就能够承担的角色。性格内向或者担心自己跟不上小组讨论节奏的考生可以主动尝试该角色,与此同时,对于该角色可能存在竞争的情况,如果能力较好的考生,能够很好掌控讨论节奏建议可将此角色让给有意向的组员,各司其职能够促进整体参与,也能够减小自己承担多个重要角色的压力。
要做好时间控制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合理的时间节点,掌握好次数和频率;
第二,落实好时间规划,做好时间管理;
第三,配合领导者,推动讨论进程;
第四、掷地有声,展现自信。
三、记录总结者
记录总结者是在小组讨论中做记录和总结的考生,尤其特指总结陈词环节代表小组进行汇报总结的考生。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整个过程和结论有明确认知。所以在个人陈述阶段和自由讨论阶段需要其记录好组员的观点,全面准确表达小组的结论。
在无领导讨论中,单纯做记录总结者容易,但是单纯的记录总结者可能并不十分亮眼,因此考生要争取在此基础上去做最后的总结陈词。相对来说,最后做总结陈词的人一般是由组织领导者、协调推进者、意见贡献者兼任的。所以想做总结陈词的小伙伴要先增强自己在团队中的存在感,让组员看到自己的贡献和能力,这样才能获取信任,让大家主动推选自己去做最后的总结陈词。
做总结陈词者能够为自己锦上添花或者是借此为契机增强考官对自己的认识加深印象,但由于总结陈词环节的准备时间和阐述时间普遍比较短,就需要总结陈词者本身具有较强的语言归纳概括能力,这不但对总结陈词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还对他的个人抗压能力与情感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尽管如此,在实际的过程中,无论大家给自己预设的角色或者当前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都可以去尝试做总结陈词者,在关键性环节和内容方面,保持记录的总结,通过练习和摸索,是有望很好胜任的。除此之外,在实际过程中,面试题目可能会存在要求每位考生做总结陈词的情况出现,所以每个人也都要做好总结陈词的准备,做一定的总结记录工作(比如在有人做了阶段性总结的情况下,大家也可以参照起表述做好简要记录)。
做好记录总结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记录,有备而战,要学会草稿纸分区;
第二,理清思路,把握好发言质量,写好提纲明确重点;
第三,掷地有声,从容应对。
四、协调推进者
组织协调者是调动团队气氛、调和大家的意见、调配发言权的考生,能够活跃整个团队的整体氛围,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
组织协调者在团队中是必不可少的,相对来说,以下几类人可能会比较适合这个角色。
1、性格温和,亲和力较强的人比较具有优势。因为这类人在实际的讨论中,无论是说话风格、外表外在还是整体思维都让人感觉比较有包容性,让人感到平和,没有攻击性,所以组员们对这个人或者对这个人的发言,接受度会比较高。
2、思维敏捷,总结概括能力较好的人具有优势。因为在实际的讨论中,难免出现大家意见分歧的的情况,要想在讨论中高校开展,在意见僵持不下的情况就需要组织协调者快速反应,提炼不同意见方之间的分歧和共同点,进入到下一环节的讨论。
3、思维开放,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好的人具有优势。所谓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样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所以思维开放,善于接纳并吸收他人观点的考生适应性可能会更好,因为在面对不同意见和想法时,与别人的观点不容易发生冲突或矛盾,能够以别人的角度和思路去看待问题,同时不会与自己的想法混淆,因此更容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奠定讨论的基调。
要做好协调推进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理清思路,切忌墙头草
组织协调者的考生要注意,调和矛盾并不是“和稀泥”,作为组织协调者,本身也需要具备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能够在明确小组讨论大方向的基础上,理清对立观点中的契合点,从考生的共同处着手,使小组讨论趋于良性发展。墙头草”式的调和方式,不仅不能起到有效的调和作用,反而会使自己成为其他考生攻击的对象。
第二,求大同,存小异
当双方存在分歧,作为协调者,一定要站在双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偏不倚,在问题的大方向上做到相同,小细节上存在差异。
第三,谦和有礼,不卑不亢
要做好组织协调者,有效地调配发言权,使自己的意见能够真正被大家所采纳,就要注意加强自己的威严,采用不卑不亢的态度进行组织、调和。
五、组织领导者
组织领导者是指领导本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组织大家明确分工并最终达成统一意见的考生。
组织领导者不需要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特别多的观点和看法,而是要控制小组讨论的进程和节奏,保证小组能顺利进行讨论。
具体而言,组织领导者对小组讨论的把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和框架;
第二,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参与讨论;
第三,为小组讨论营造良好的气氛。
组织领导者起点较高,也更容易在自由讨论中吸睛。
1、因其需要一定领导力,所以思路清晰,逻辑清楚,表达良好的人更为适合。逻辑清楚才能带领小组始终围绕中心主题,不偏题、不跑题,高效开展讨论;思路清晰才能更好把控进程,在不同阶段做与之对应的正确事情,按照预先规划按部就班开展;表达良好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意见建议,便于别人理解和执行。
2、强大的气场,良好的礼仪修养能够为自己很好助力。强大的气场能够给别人“不容置疑”或者“不明觉厉”的感受,天然减少别人对自己的质疑,有利于树立在小组中的威信,反之容易被针对或不被信服;良好的礼仪修养能够使得组织领导者在整个过程中,虽显强势但是不会让人觉得有刺激性或者威胁性,能够一定程度避免组员对组织领导者过于霸道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和言语反抗,刚柔并济才有利于组织领导者巩固领导地位。
3、渊博知识,观点输出的条理性说服性是不竭活力。个人气场很大程度源自自信的性格和较好的知识储备,所以一个好的组织领导者绝非是“外强中干”。这也绝不是考官所期待。系统的知识储备能够增强考生在面对考题的底气,富有说理性的表述能够易于被接纳和吸收,考生完全可以在备考期间结合历年面试试题和考情,多方面准备知识话题,提升自己说话的说理性和条理性。
要做好组织领导者,有两点须注意:
一是态度谦逊温和,比如在领导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面带微笑,以谦逊温和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牢记角色定位,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知识优势,在规定的时间内,整合出完善的解决方案,这是领导者的最大贡献方向。
综上,性格外向自信的考生可以多多尝试组织领导者、协调推进者角色,掌握其角色扮演的技巧和方法,性格内向容易紧张怯场的考生可以先从时间控制者、意见贡献者、总结记录者起步练习,熟练适应角色,然后再向组织领导者、协调推进者进发。
在一场无领导讨论面试中,每个人的角色并不单一或固定,也不局限于本资料所述。具体角色的选择不仅要看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也要结合小组成员整体情况进行个人调整,可以是“敌”弱我强(组员的整体水平一般甚至较差,自己挑大梁),也可以是“敌”强我弱(组员的整体水平很好,不要执着于冒险做组织领导者,可以扮演其他角色),还可以是“强强联合”(个别组员的水平较好,可以与之配合,共同挑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