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学生发展指导能力(一)
2024-05-20 | 来源:重庆金标尺教育
一、认知
(一)注意
1.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①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②主观条件。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
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2.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在发展: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总体上来看,小学生注意容易分散,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这主要是与小学生大脑额叶皮层的发育状况有关。
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就引起注意的动因来说,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那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定理不大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 比如,当他们在课堂上听到有趣的课文时,立刻就会露出高兴的表情,而听到紧张的情节时,脸上就会表现出紧张、害怕的样子。
注意的品质仍在发展: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步发展;注意的广度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在逐步发展。
3.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 尽量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
2. 充分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上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 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2. 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①给予信号,适时提醒;②提出问题,强制注意;③提出批评,给以警示。)
3.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学习,又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1. 要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 要培养学生稳定而且广阔的兴趣。
3. 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
4. 要使学生能分析自己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