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从世界发展主题上看,科学技术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支撑,在引领发展中的作用同样关乎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正在成为国际货币,一批高新技术已经领跑世界,中国在国际多极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涉及十几亿人,走全靠要素驱动的老路难以为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因此我们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发挥出来”。
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为解决和应对全球性发展难题和挑战提供了新路径。当前,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挑战,世人尤其认识到,科学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2021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他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二、分析
(一)意义
1.加快科技创新,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发展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的需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愿望的必要条件。自改革开放直至党的十八大,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也是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2.加快科技创新,极大满足我国战略需求
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科技创新必须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卓越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老矛盾和问题叠加频发,社会正经历整体转型升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充满艰辛。从世界发展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全球产业链,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竞争中发生深刻变革,依靠科技引领创新潮头,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国际话语权。科技创新既要“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致力于未来发展;又要“立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赢得战略主动;同时还要“惠民”,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为人民创造更多财富。
(1)从历史教训来看,科技弱则国力弱
回顾中华民族历史,我国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宋朝时以“四大发明”领先于世界,同时还在天文、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了无数科技创新成果。但是明代以后,中国却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科技实力的逐渐削弱,也导致了国家军事力量薄弱,导致了后来的落后挨打。而现在,战争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演进,科学技术对军事实力的影响愈发明显,要想不再挨打,要想打胜仗,就必须要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提升国家实力。
(2)从外部压力来看,科技影响世界格局
在当前这个世界大变局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其影响已经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等方方面面。最近两年,中美经济贸易战愈演愈烈,但深究背后能发现,美国其实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借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强国升级。中美经济贸易战的背后其实是一场科技战,是一场高新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
(3)从国家发展来看,科技强则国力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科技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创新版图全面展开,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1985年我国才出现第一个专利申请,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个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100万件的国家,也是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发明专利拥有量超百万的国家。同时,还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蛟龙”深潜、国产大飞机、高铁奔腾等,我国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3.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移动支付、网上商城,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我国移动支付利用率、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让众多国外朋友羡慕不已。近几年高铁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技术赶超,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最长的高铁网络,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平稳安全快速成为中国高铁崭新的名片。作为第一个登上月球背面的国家,是我国在航天航空科技的巨大突破,开启了人类月球探索的新篇章。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二)对策
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企业和政府部门是重要的创新主体,二者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不同职能。企业追求利润回报、组织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政府部门代表公共利益,通过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公共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来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推动科技创新高效开展,需要企业更加自觉地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把创新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引导、激励和保障企业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2.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3.提高创新活动的组织效率
组织好创新活动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需要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选好题,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二是找对人,组建高素质创新队伍。在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方面,需要国家发挥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重视基础研究,遵循科学发现规律,推进基础研究;重视产业发展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发挥企业家和产业一线专家的作用。
4.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建立“高精尖”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推动创新主体主动作为、保持积极工作状态、高效实现创新目标。应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对于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企业,加大鼓励和支持力度;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保证其合理待遇水平,客观公正评价其研究成果;对于从事产学研结合研发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作出科学评价、提供有效激励,保证他们获得合理收益。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加强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共同应对产业技术难题中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要想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不仅要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还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机制,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就是要放眼世界,广纳四方人才,加强国际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只有对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具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促进我国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科技人才竞争中赢得优势。
三、素材
1.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2.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3.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4.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5.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