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 | 每日一练

【导读】2020重庆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每天坚持点进来的都会考编滴~

2020重庆公务员交流群:1062689987

欢迎参加每周全真模考~

2020重庆公务员《行测》全真模考(第五季)

1.“意外惊喜”不是游客在朝鲜可以经常遇到的东西,因为导游会______地规划你的行程,通常不惜绕远路也要避免你接触普通朝鲜民众。可喜的是,一些非政府组织正在______打破这层厚重面纱。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密 企图                       

B.谨慎 试图

C.严密 努力                       

D.审慎 考虑

 

2.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决不是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虚张声势  当头棒喝            

B.危言耸听  醍醐灌顶

C.空穴来风  振聋发聩            

D.耸人听闻  警钟长鸣

 

3.①然而哲学家罗素对康德不无讽刺地说,这只是一个出生在柯尼斯堡(康德的家乡)平原的人的想法,一个出生在阿尔卑斯山区的人就不会这样想

②牛顿和康德都持有一种绝对空间的观念

③但这些事物与空间无关,对空间不产生影响,其实这是一种绝对的虚空观

④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它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它处处均匀,永不迁移;康德说,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绝对虚空,里面空无一物

⑤我们的常识也支持这种看法,即空间是空的,可以在里面装各种事物,或者说空间像一个舞台,让各种事物在上面亮相表演

⑥从空间的角度看首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在此之前,需要先讨论空间的观念

将上述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⑥④①②⑤③             

B.⑥②⑤③④①

C.⑥②④①③⑤               

D.④②⑤⑥①③

 

4.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没有平等,关怀他人,甚至关怀“陌生人”的精神,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之间日常交往和共同联系需要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以道德为基础,而不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才能形成互相关怀的社区关系。当社区居民构建起自己的分享体系,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才得以实现。

上述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

A.平等对于构建社区的分享体系意义重大

B.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

C.价值意义上的社区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为基础

D.分享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价值意义上的社区非常重要

 

5.一些人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只讲“实现自身价值”,不讲“提高自身价值”。人当然天生就有价值,这价值应当重视,但还有待提高。提高不能靠包装与炒作,必须要真正提高质量,具体表现无非就是德与才,这两方面的提高,只有通过克己修身。“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克己修身,如何能成“大器”?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经艰苦磨炼,如何能“增益其所不能”?

这段文字意在(   )。

A.澄清对待自身价值的思想误区

B.强调德才兼备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C.批评某些人一味自我包装炒作的行为

D.阐明克己修身对提高自身价值的重要意义

 

1.【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实词辨析题。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分析文段可知,待填词表示一些非政府组织正在尝试改变导游不让游客接触普通民众这一局面。对应选项,B项“试图”即尝试,置于此处指非政府组织尝试打破这层面纱,符合文意。

A项“企图”一般用作贬义,指想要干某件坏事,与文中“可喜的是”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C项“努力”强调尽力去做,侧重的是尽力的程度,文段仅说明非政府组织有这样的行为,并未论述行为本身的程度如何,排除;

D项“考虑”指思考、探索,强调理念、意识层面,通过“可喜的是”可以看出文段强调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并非理念,排除。第一空,待填词搭配“导游”,形容导游规划行程。

B项“谨慎”指细心慎重,置于此处形容导游做某事细致周全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B项。

2.【金标尺答案及解析】D

成语辨析题。第一空,分析文段,待填词由“而”引导转折关系,转折之后说“是活生生的现实”,根据前后语义相反的原则可知,待填词表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的。对应选项,A项“虚张声势”主要用来形容“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不能跟“景象”搭配,排除。第二空,待填词搭配“大自然的警告”。

B项“醍醐灌顶”指听了高人的见解,使人受很大的启发,搭配“警告”不恰当,排除;

C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大自然的警告”指的是各种灾害,非语言文字,排除;

D项“警钟长鸣”比喻持久的保持警惕性,对应文段中的“警告”,指大自然的警告能够让人保持警惕性,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3.【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语句排序题。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④句在介绍牛顿和康德的“绝对的空间”,⑥句提出从空间角度看首都,需要先讨论空间的观念,二句相比,⑥句在话题引入,应该是先引入后再具体介绍,⑥句更适合做首句,排除D项。对比各句发现,②句宏观上提出牛顿和康德持有“绝对空间”观念,应在④句的具体介绍之前,排除A项。③句中出现了转折词“但”,指出“这些事物与空间无关”,⑤句中出现空间可以装各种事物,因此⑤句应在③之前,排除C项。代入验证,逻辑通畅语义完整,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B项。

4.【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提出并论证了“平等”对分享的重要性,对人类日常生活与交往的重要性,接着以“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才能形成互相关怀的社区关系”引出平等基础上形成社区关系,最后进一步指出构建分享体系才得以实现社区。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后文,强调的是平等对社区形成分享体系的重要性,对应选项,只有A项符合,当选。

B项,位于前文引入部分,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是社区的实现需要“平等”,未提及“平等”,排除;

D项,未提及“平等”,非重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金标尺答案及解析】D

意图推断题。文段开篇通过介绍一种思想误区来提出“人应当重视‘提高自身价值’”,接着指出提高自身价值的对策:提高“德与才”,只有通过克己修身,最后文段引用了孟子等名人名言来论证前文观点,也就是只有通过克己修身才能提高自身价值。因此文段的重点就是对策,对应选项,D项表述与文段重点一致,当选。

A项,“思想误区”非文段重点,未提及“克己修身”,排除;

B项,“人才质量”无中生有,文段论述的是提高自身价值,排除;

C项,无中生有,未提及“克己修身”、“提高自身价值”,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重庆公务员面试交流群
进群查看 备考资料
扫码添加 省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