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管齐下
【释义】
双管齐下:比喻做—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齐头并进:指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的同时进行。
【区别】
双管齐下:侧重两件事情一起做。
齐头并进:侧重多件事情一起做。
【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与改作风双管齐下,既剜除毒瘤更净化生态,既治病救人更强身健体,共同汇聚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劲脉动。(2021广东)
【试题回顾】
(2018新疆)医学家们____药补、食补_____的中医理论研制新药,以缓解风湿病人的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应用 齐头并进
B.采用 齐头并进
C.应用 双管齐下
D.采用 双管齐下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搭配“中医理论”。对应选项,“应用”常与某种理论、技术等搭配,“采用”常与具体方法、措施等搭配,排除B、D两项。
第二空,由文意可知,缓解风湿病需要药补、食补两种方法一起使用。A项“齐头并进”指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的同时进行,侧重多个方面,排除。C项“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项。
2.息息相关
【释义】
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区别】
息息相关:侧重两个事物关系紧密。
休戚相关:侧重两个事物关系紧密到利害相同的地步,程度较重。
【示例】
轻工业主要生产日用消费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国计民生。(2020深圳)
【试题回顾】
(2019青海)中国人喜欢用石头来代表仪式与权力,一个突出的例证是,人们喜欢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其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有所区别。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
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 )。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搭配“材料气质”,由“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可知,人们希望石头上的书法创作可以永远存在、不改变。“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符合文意,保留C项和D项。“亘古不灭”指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侧重永不绝灭,程度较重,排除A、B两项。
第三空,待填词描述内容与形式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由“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可知,书法与自然之间密切相关。
C项“息息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符合文意,保留。D项“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文中未提及“利害、祸福”,排除。
第二、四空代入验证,“质朴无华”可形容石头非常朴素,“扬长避短”与后文“各自发挥长处”形成对应,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高三模考卷》
3.畅所欲言
【释义】
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
各抒己见:指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区别】
畅所欲言:通常用于讨论的语境,表示讨论得非常热烈。
各抒已见:通常用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语境。
【示例】
爱因斯坦与他的同事们一直坚持以会议的形式,交流关于物理学的各种想法。他们的讨论没有改变别人观念的意图,也没有激烈的争论,他们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并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通过相互启发,引起思维共振。(2018联考)
【试题回顾】
(2018河北)石家庄新闻网互动访谈演播室邀请到石家庄学院物电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师生们做客本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畅所欲言
B.人云亦云
C.各抒己见
D.众口一词
【试题解析】
【答案】A
【解析】由文意可知,师生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展开了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应选项,A项“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符合文意,当选。B项“人云亦云”是贬义词,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C项“各抒己见”指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般用于意见不一样的语境,文段并未表示大家意见不一样,排除;D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不符合语境,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中国梦系列访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曲高和寡
【释义】
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区别】
曲高和寡:通常用以形容言论或艺术作品,可以用作谓语,定语。
阳春白雪:仅能形容文学艺术作品,仅用作定语。
【示例】
在如今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一边是快餐式、碎片式阅读的轻松,一边是慢读、细读的沉重,经典自然免不了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2015联考)
【试题回顾】
(2019重庆)从概念迈向应用,从___到广受追捧,诞生于德国的工业4.0已进入第七个发展年头。根据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的数据,工业4.0相关产值增长迅速,2018年预计达70亿欧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阳春白雪
B.趋之若鹜
C.万人空巷
D.曲高和寡
【试题解析】
【答案】D
【解析】待填词所在分句与前文构成正向并列,语义相近,感情色彩一致。“概念”“应用”两者为反义关系,强调工业4.0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由此可知,待填词应与“广受追捧”语义相反,强调概念化的4.0,并未受到人们的青睐。对应选项,A项“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多形容文学、艺术作品,搭配“工业4.0”不恰当,排除;B项“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语意与文段不符,且感情色彩过于消极,排除;C项“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与“广受追捧”语义相近,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与前文“概念”相对应,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体验德国工业4.0》
5.相辅相成
【释义】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区别】
相辅相成:侧重表示两个事物关系紧密,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侧重表示两个事物配合作用,对双方都有好处。
【示例】
国家兴则麋鹿兴”,研究专家指出,麋鹿是我国独有的特殊物种,传奇色彩浓厚,它们曾在中国自由自在生活,在清末乱世中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后幸运回归,它的经历体现了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生态保护工作相辅相成、互促共荣的特点。(2018重庆)
【试题回顾】
(2019天津)怀疑与相信,二者____、缺一不可。如果一味选择质疑、不愿相信,就会滑向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边缘。相反,如果总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陷阱,被人牵着鼻子走。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得益彰
B.相辅相成
C.珠联璧合
D.和光同尘
【试题解析】
【答案】B
【解析】由“、”可知,待填词与“缺一不可”构成并列,词义相近,应表示怀疑与相信
同时存在、互相作用之意。对应选项,B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能体现二者缺一不可的意思,符合语境,当选。A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文段中仅阐述二者关系,并未指出二者一起会出现好结果,排除;C项“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的美好样子,文段并未体现怀疑和相信要聚在一起,而且怀疑也不一定是好事,排除;D项“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与语境无关,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批判精神不等于“我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