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名为LABUBU、有着标志性“龅牙”和狡黠笑容的毛绒玩具,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释放巨大能量,拨动着全球年轻消费者心弦。从社交平台上的“开箱狂欢”,到海外门店前彻夜排队,再到拍卖会上成交价高达108万元的初代LABUBU……这个由中国企业泡泡玛特打造的小怪兽玩偶,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年轻人情绪表达和文化认同的出口,也让“中国创造”成为“顶流”。
LABUBU玩偶的现象级火爆,其本质上是文化消费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与Z世代情感需求共振的结果,既折射出中国文创产业的活力,也暴露出新兴业态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对此我们要全面理性地看待。
一方面,LABUBU的爆火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一是提供情绪价值。现代社会节奏快且压力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急需情感寄托与自我表达。LABUBU的“丑萌”“暗黑”风格打破常规审美,满足年轻人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二是促进文化多元融合。LABUBU将东方美学元素与西方潮流文化融合,创造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创IP形象,降低了不同文化背景消费者的理解门槛,使产品在全球引起共鸣。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LABUBU打破了西方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让中国创意走向世界,为其他品牌提供经验。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LABUBU爆火背后存在的问题。山寨产品的出现以及黄牛的炒作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此外,青年人的盲目跟风消费也造成了经济压力过重。针对这些问题,还需各方多管齐下,共同发力。
首先,强化政府监管与市场规范。政府需完善文创产业法律法规,明确山寨、炒作等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标准;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通过定期巡查与突击检查打击制假售假及黄牛囤货行为;建立文创市场信用档案,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其次,压实平台责任与商家自律。电商平台要严格商家准入,审核品牌授权资质,利用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打击黄牛炒作。商家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申请商标版权,建立防伪溯源体系,公布正品识别方法。品牌方与经销商签订诚信协议,禁止加价倒卖等违规行为。
再次,加强消费者教育与引导。通过媒体开展“理性消费”宣传,邀请专家解读盲目消费危害。学校将消费教育纳入课程,培养青少年正确消费观。品牌方承担社会责任,倡导理性消费,引导消费者关注IP文化内涵,形成健康粉丝生态。
最后,促进行业协作与标准建设。文创产业协会组织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盲盒经营等行业标准,推动标准化发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发布侵权预警,组织联合维权;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中国文创全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