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下单(酒店)边涨价,时间相差20分钟,价格却涨了近150元。”近日,重庆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酒店,询问“瞬间涨价”的原因。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房源预期紧张,就会提高价格。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直言遇到过酒店“瞬间涨价”的情况:有的多浏览了几次,酒店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
在旅游旺季,酒店价格水涨船高,本是一种市场调节的常态。但部分酒店“瞬间涨价”的现象却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更折射出酒店行业急功近利的经营弊端。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提前规划好的旅行预算,因为酒店价格的暴涨而被打乱,原本可以轻松愉快的假期,变得充满焦虑与无奈。这种“酒店刺客”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极大侵害。对于酒店经营者而言,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酒店自身的口碑和长远发展。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酒店“瞬间涨价”现象若不加以遏制,将会对整个旅游市场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在遭遇不合理涨价后,可能会选择减少旅游频次,或避开热门旅游地,这将导致旅游市场的客流量下降,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外,酒店行业的无序涨价,也会影响城市的旅游形象,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根源,一方面是部分商家被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不看长久品牌建设口碑,在旅游旺季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的强烈诱惑面前,涉事酒店丧失了基本的商业道德,将诚信经营抛诸脑后。另一方面,监管相对滞后并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歪风邪气。由于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对商家的价格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使得一些商家心存侥幸,坐地涨价。
为重建市场诚信体系,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亟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职,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酒店涨价的合理范围,对恶意涨价、哄抬价格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同时,加强对酒店预订平台的监管,杜绝代理商恶意炒作价格的现象,确保价格透明、公正。
其次,酒店行业自身也要加强自律。酒店经营者应树立“长期主义”理念,将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在旅游高峰期,可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加特色服务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而非单纯依靠涨价来获取利润。
最后,消费者自身应增强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在预订酒店、团购美食等消费过程中,在遭遇不合理涨价时,也应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投诉举报,共同推动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让不良商家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