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职测》言语理解:逆向思维解题法
【导读】重庆事业单位《职测》言语理解:逆向思维解题法。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解题法?

转折关系在言语中占比非常高,特别是在找重点中应用非常多。常规转折关系中,我们都知道重点落脚在转折之后,即重点阅读转折后的内容。不过,在做题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题型,如“别人的观点+转折+论述”,这类题型中,转折后直接论述,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那么我们要如何去找重点呢?

学习转折关系时,我们都知道转折词就是在否定前文的内容,通过转折词引出文段重点。同理,当我们遇到“别人的观点+转折+论述”时,作者也是在否定别人的观点,也就是说,作者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只要否定别人的观点就能知道作者的观点,即得到文段的重点。比如:“闺蜜认为我的男朋友很爱我,但是我男朋友总是打游戏,还经常和别的女生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的观点+转折+论述”,转折后直接论述,并未提到作者自己的观点,且后文的论述都是为了否定前文闺蜜的观点,那么这句话就可以通过否定闺蜜的观点得到重点,即我男朋友不爱我。

总的来说,“逆向思维解题法”就是当我们在做题中遇到“别人的观点+转折+论述”这样的文段时,直接反转别人的观点就能得到文段重点

二、适用题目特征

“专家认为/传统观点认为/大多数人认为/西方思想认为......”+“但是/事实上/实际上/然而/却/殊不知/全新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三、例题

【例1】当前,有些观点认为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村庄日益“空心化”,搞水利设施没有必要。这种论调看似有理,其实不然。退一步讲,纵然现有的农村人口逐步迁走,但耕地不会荒废、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而且,党中央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农村、留在农村,养更多的人才建设农村、繁荣农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农村人口流失不可能影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B.农田水利设施的缺乏不可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

C.是否加强水利建设取决于农村人才能否稳定回流

D.完善的水利设施对于农村的建设和繁荣必不可少

D【解析】文段开篇先引用别人的观点,即农村没有必要搞水利设施建设,接着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否定,后文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农村应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因此本题可直接利用逆向思维解题法,将别人的观点进行语义反推,得出结论即强调农村有必要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对应选项,D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A项,“农村人口流失”不是文段重点,排除;B项,“是否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非重点,文段强调是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排除;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打通农村水利设施的“最后一公里”》

【例2】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但网络词汇却无需词典这类官方力量的“加冕”,而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

B.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

C.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

D.将某些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

A【解析】文段首先引入他人观点,即多数人想要将网络词汇收入词典;紧接着通过“但”引导转折指出作者的疑问,是否有必要将网络词汇纳入词汇,并进行回答,讲述网络词汇和传统汉语中的新词大有不同;最后通过“但”引导转折,提出作者的观点,即网络词汇不需要词典的“加冕”。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观点,强调网络词汇不需要纳入词典。对应选项,A项契合文段重点,当选。B项,“开放的态度”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我们对于网络词汇应持有的态度,排除;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将二者生命力进行比较,排除;D项,“确有必要”与文意相悖,文段强调没有必要将网络词汇纳入词典,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真没那么重要》

展开全文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