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师德与职业认知(2)
2025-05-06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 |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目标) |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 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 时代的联系 |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 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