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江师范学院招聘65人

金标尺职通编制【导读】2020长江师范学院招聘65人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教师招聘公告

课程咨询:023-67965106、67988410  

教师事业单位考交流1061238225   |     备考题库APP     

一、学校简介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有8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地处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以“榨菜之乡”闻名于世。学校距涪陵高铁车站3分钟车程,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30分钟可达重庆北站;距高速公路入口2分钟车程,40分钟可达重庆主城。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60多万册,数字资源容量达50TB。学校有21个二级教学单位,5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名;有专任教师1300余名。

学校坚持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办学定位,全面提高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学校学科专业转型,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切实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近三年,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国家部委和重庆市科研项目360余项,FWCI科研质量和高被引论文稳步提升,申请专利580余项、授权330余项,新品种认定及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省部级以上政府科研成果奖35项;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497项、市级奖1093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5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61人(次)。

二、长江师范学院急需专业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用人 招聘学科专业及方向 学位要求 岗位 招聘
单位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 类别 人数
机器人工程学院 工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运动学、智能结构与系统监控、智能控制与智能装备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现代产品设计、智能装备设计、现代设计技术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工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工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嵌入系统、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测试技术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工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工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网络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软件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2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工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2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农学 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园艺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等相关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相关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2
数学与统计学院 理学 基础数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理学 计算数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理学 应用数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博士 教学科研 1
理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博士 教学科研 2
理学 统计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二)引进条件及待遇

才类别 基本条件 引进待遇(万元)
职称 学位 学术条件 年龄 安家费 科研启动费 租房补贴
第一层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著名学术机构的院士,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70周岁以下 300以上 10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住房一套
第二层次 正高级 博士 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外专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150以上 5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200平米左右住房一套
第三层次 正高级 博士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100以上 1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180左右平米住房一套
第四层次 正高级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三: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100 40—50 1.5
1.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或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2.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以上,或主持自然科学研究纵向项目总经费100万元;
3.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若有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的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可1项专利计为1SCI,下同),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
4.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前八,二等奖排名前五);或省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
第五层次 高级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二: 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75 30—40 1.2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7篇,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
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
4.科研成果转化后转入单位财务账户的经费(包括转让费、许可费、利润分成或收入提成、技术入股的股权收益等)达到400万元。
第六层次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50 20—25 1.2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处二区以上(含二区)2篇及以上;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
4.科研成果转化后转入单位财务账户的经费(包括转让费、许可费、利润分成或收入提成、技术入股的股权收益等)达到400万元。
第七层次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40 10—15 1.2
1.主研国家自科基金或社科基金项目1项(排名前二),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1项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说明:
13人及以上成熟的科研团队整体引进时,每人的安家费可提高10万元。
2)对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科研业绩优秀的博士,可上浮10—20%
3)第一、二、三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具体年薪可协商决定。
4)不具有高级职称的博士,进校三年内享受副高级职称的绩效工资;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博士可申请高聘正高级职称,享受正高级职称的绩效工资。
5)引进人才达到上学校规定条件,除工资或年薪外,每年可享受12-60万元的激励性报酬。
6)第四层次的人才可申报学校领军人才建设计划项目,入选后额外资助30万元研究经费;第五层次人才可申报学校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入选后额外资助8-10万元研究经费。
7)引进人才符合重庆市和涪陵区高层次人才标准,可享受相关引进政策规定。
8)引进人才若户口落户涪陵,在涪陵工作3年,且在涪陵区内购买商品房,涪陵区政府对不超过90平方米的部分按购房款总额的20%给予购房补助(最高10万元)。

三、其他专业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用人 招聘学科专业及方向 学位要求 岗位类别 招聘
单位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研究方向) 人数
传媒学院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管理学院 管理学 物流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
管理学 旅游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1
管理学 营运与供应链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2
管理学 电子商务 博士 教学科研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 教学科研 1
法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博士 教学科研 1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 教学科研 2
法学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博士 教学科研 1
化学化工学院 工学 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学、药物分析学 博士 教学科研 2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工学 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及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2
工学 工程造价及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2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博士 教学科研 2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博士 教学科研 2
教育学 教师教育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音乐学院 艺术学 舞蹈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艺术学 音乐学(音乐学理论研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博士 教学科研 1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教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田径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
教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休闲体育等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美术学院 艺术学 美术学及相关专业 博士 教学科研 1
艺术学 设计学(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1

(二)引进条件及待遇

人才类别 基本条件 引进待遇(万元)
职称 学位 学术条件 年龄 安家费 科研启动费 租房补贴
第一层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著名学术机构的院士,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70周岁以下 300以上 10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300平米左右住房一套
第二层次 正高级 博士 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外专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或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150以上 5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200平米左右住房一套
第三层次 正高级 博士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或国内外相当水平的其他人才。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100以上 100以上 提供建筑面积180左右平米住房一套
第四层次 正高级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三: 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80 自然科学:40—50 1.5
1.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或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人文社会科学:30-35
2.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以上,或主持自然科学研究纵向项目总经费100万元,或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纵向究项目总经费50万元及以上;  
3.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若有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的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可1项专利计为1SCI,下同),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或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若有SSCI收录期刊论文,可1篇计为3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下同)、出版学术专著1部及以上;  
4.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前八,二等奖排名前五);或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第三);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第一);或省级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  
第五层次 高级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二: 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60 自然科学:30—40 1.2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及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20-25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7篇,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或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不少于7篇。  
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  
4.科研成果转化后转入单位财务账户的经费(包括转让费、许可费、利润分成或收入提成、技术入股的股权收益等)达到400万元。  
第六层次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40 自然科学:20—25 1.2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2项及以上。 人文社会科学:15—20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SCI影响因子处二区以上(含二区)2篇及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不少于5篇。  
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  
4.科研成果转化后转入单位财务账户的经费(包括转让费、许可费、利润分成或收入提成、技术入股的股权收益等)达到400万元。  
第七层次 博士 近五年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30 自然科学 1.2
1.主研国家自科基金或社科基金项目1项(排名前二),或主持省部级研究项目1项及以上。 10—15
2.以第一作者或可确认的通讯作者在我校认定的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或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不少于2篇。 人文社会科学:8—10
3.以第一发明人身份取得授权国内外职务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说明:
13人及以上成熟的科研团队整体引进时,每人的安家费可提高10万元。
2)对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科研业绩优秀的博士,可上浮10—20%
3)第一、二、三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具体年薪可协商决定。
4)不具有高级职称的博士,进校三年内享受副高级职称的绩效工资;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博士可申请高聘正高级职称,享受正高级职称的绩效工资。
5)引进人才达到上学校规定条件,除工资或年薪外,每年可享受12-60万元的激励性报酬。
6)第四层次的人才可申报学校领军人才建设计划项目,入选后额外资助30万元研究经费;第五层次人才可申报学校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入选后额外资助8-10万元研究经费。
7)引进人才符合重庆市和涪陵区高层次人才标准,可享受相关引进政策规定。
8)引进人才若户口落户涪陵,在涪陵工作3年,且在涪陵区内购买商品房,涪陵区政府对不超过90平方米的部分按购房款总额的20%给予购房补助(最高10万元)。

四、长江师范学院报名方式

附件下载填写《长江师范学院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长江师范学院应聘人员个人信息表》,附上本科以来的学习工作经历、承担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得奖励等简历材料和未来研究计划的电子稿,打包发送:rscrc@yznu.cn,邮件主题的格式为“姓名+学科+学科方向+应聘用人单位名称+高校人才网”。

欢迎海内外英才来电垂询和来校考察,学校免费提供住宿。

联系人:曹老师、李老师

联系电话:+86-023-72791177、72792211

电子邮箱:rscrc@yznu.cn

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长江师范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408100

学校网址:http://www.yznu.cn/

附件:

1.长江师范学院应聘人员报名表

2.长江师范学院应聘人员个人信息表

原标题:长江师范学院2020年诚招海内外优秀人才

展开全文
温馨提示:若您在查看过程中遇到附件无法正常打开的情况,请您将本文链接复制,并粘贴至手机浏览器进行打开操作。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