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重庆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常识判断。为方便广大考生,金标尺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备考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公务员考试网。
1.下列关于血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正常人空腹超过12小时会引起低血糖
C.南瓜能抑制葡萄糖吸收,具有降血糖作用
D.胰岛素是人体产生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2.下列选项对“夏满芒夏暑相连”中节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小满”表明了降水的时间和强度
B.“芒种”反映了自然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
C.“立夏”“夏至”体现了寒来暑往的季节变化
D.“小暑”“大暑”标明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
3.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锦帆未落干戈起——隋炀帝
B.烽火四起戏诸侯——周宣王
C.一骑红尘妃子笑——唐睿宗
D.车同轨,书同文——周武王
4.荷花虽生长于池塘的污泥中,但荷叶却出污泥而不染,其主要原因是( )。
A.荷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与太阳光发生光合作用,产生自清洁
B.荷叶表面光滑,具有非常强的光洁度,污泥很难在它的表面吸附
C.荷叶含有疏水的纳米级蜡质,雨露落在上面会形成水珠清洁叶面
D.荷花枝干细长,水珠落在荷叶上,容易造成荷叶晃动,甩出污泥
5.首次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编在一起的学者是( )。
A.朱熹
B.程颐、程颢
C.董仲舒
D.颜之推
1.【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生物常识。正常人一般不会因为饥饿而发生低血糖症,这是因为正常的调节机制可维持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成年人空腹时发生低血糖症往往由于葡萄糖利用过多或生成不足。
故本题答案为B项。
2.【金标尺答案及解析】C
人文常识。“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表明夏季的开始;“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立夏反映了季节交替变化,夏至反映的是太阳高度的变化。故本题答案为C项。
3.【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人文常识。A项,“锦帆未落干戈起”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汴水》,这首诗反映了: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惹得民不聊生,起义军掀起推翻隋朝统治的浪潮。选项对应正确,当选。
B项,“烽火四起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对应的人物为周幽王,而非周宣王。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C项,“一骑红尘妃子笑”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讲的是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唐玄宗找人快马相运,意思是速度很快,只能看到滚滚烟尘却没有看到烈马掠过。对应的人物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而非唐睿宗。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D项,车同轨,书同文是一个汉语成语,是谓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对应的是秦始皇,而非周武王。选项对应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4.【金标尺答案及解析】C
生物常识。在荷叶的表面上生长着许多高度约为5~9微米、间距约为12微米的乳突,每个乳突表面上又生长着许多直径为200纳米的蜡状突起,这相当于在“微米结构”上生长着“纳米结构”。在荷叶的表面上,这样的“微纳米结构”看上去像密密麻麻的“小柱子”,再加上蜡状物的排斥效应,使得液滴不能钻到“小柱子”间隙内部,只能在“小柱子”顶端跑来跑去。于是,液滴与荷叶表面就呈现出了排斥性,我们称之为“荷叶效应”,也可称之为“疏水效应”。当有污染物落在荷叶表面时,随液滴滚动,它们会轻易地被带走。这就是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奥秘。
故本题答案为C项。
5.【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人文常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
故本题答案为A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