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重庆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言语理解。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
每天坚持点进来的都会考编滴~
2020重庆公务员交流群:275545593
欢迎参加每周全真模考~
1.从符号化到数字化,信息在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说符号化产生了知识的“宝库”,那么作为数字化的产物,大数据将成为人类的“超级矿藏”,其资源性、基础性与战略性的价值已经_____。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正在悄然展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略胜一筹
B.初露峥嵘
C.不可胜数
D.今非昔比
2.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好_____。春节期间各地的民间文艺演出、民俗节目走街等,让人_____。借助互联网平台,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良俗让人们重新认识、感受到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机 目不暇接
B.场合 眼花缭乱
C.载体 流连忘返
D.契机 心潮澎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应聘教师一旦录用,签订合同有效期为八年
B.近几年来,本单位享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人员名单上,人数不断有所增加
C.即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一再篡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载,但是永远不能掩盖事实真相
D.股市的内幕交易严重违反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为我国法律所禁止
4.在今天的教育议题中,手机之于孩子,和过去网游、小说之于孩子,其实是同一回事。尽管放在彼时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家长及学校对于孩子沉湎于网游、小说也都忧心忡忡。但从事后看来,“玩物丧志可以毁掉一代人”并没有发生。既然手机对生活的全面介入已成为孩子不可回避的成长环境,孩子如何使用手机,家长和学校又该如何引导,说到底还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在如何对待孩子玩手机上虽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疏胜于堵,这需要包括家长与学校在内的各方的耐心引导和共同参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对孩子的教育应以积极引导为主
B.手机对孩子的危害被过度放大
C.各方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D.疏堵结合才是解决手机问题的关键
5.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最优规模”,它取决于城市规模正反两个效应的相互对比。正面效用主要是城市的集聚效用,负面效用则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昂、基础设施不足等。经济集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会使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均会有所上升。此外,城市的拥挤、污染等问题都会抵消城市扩张带来的好处。最终,只有当一个城市所带来的正效应超过其生产或生活成本时,企业和居民才会留在这个城市。相应地,城市的最优规模就是最大化劳动生产率的规模。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A.为何城市应该保持动态平衡
B.什么是城市的最优规模
C.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的限制
D.要防止城市过分集中的情况
1.【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成语辨析题。待填词搭配的主体为“价值”,根据后文“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正在悄然展开”可知,待填词要表达出大数据的价值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的意思。B项“初露峥嵘”指刚开始显露,有一个好的开端,填入文段语义恰当,且“初露”与“悄然展开”对应准确。A项“略胜一筹”指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横线处仅强调自身的价值,并未和其他事物对比,排除;C项“不可胜数”指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多用来搭配具体事物,用在此处搭配“价值”不合适,排除;D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强调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文段中未将大数据过去和现在的价值进行比较,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2.【金标尺答案及解析】A
综合辨析题。第一空,待填词搭配“春节”,“春节”只能是传承文化的“契机”、“载体”、“时机”,而不能是“场合”,排除B项。第二空,分析文段,由“各地的民间文艺演出、民俗节目走街等”、“借助互联网平台,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良俗”可知,春节期间,各类演出是很多的,待填词应体现“多”的意思。对应选项,A项“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当选;C项“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心潮澎湃”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3.【金标尺答案及解析】D
病句歧义句题。A项后半句主语缺失,“签订合同”不能作主语,应改为“签订的合同”,或后一句改为:“将签订有效期为八年的合同”;B项搭配不当,享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是人员,而不是名单,应把“名单上”三个字去掉;C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即使”不能和“但是”搭配,应把“但是”改为“也”,或者把“即使”改为“虽然”。D项没有语病,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项。
4.【金标尺答案及解析】C
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引出“手机”对“孩子”影响的话题,之后通过转折关联词“尽管……但”引出观点,指出手机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接着提出问题——既然手机对孩子的影响不可避免,家长和学校该如何引导;尾句通过“需要”提出对策,强调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引导。因此文段重点为尾句对策,对应选项,C项当选。A项偏离文段论述主体,没有提到“手机”,排除;B项“危害被过度放大”为问题项表述,文段重点为对策,排除;D项“疏堵结合”无中生有,且文段强调的是“疏胜于堵”和“各方引导和参与”,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5.【金标尺答案及解析】B
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指出城市“最优规模”取决于正反两个效应的相互对比;接着分别对“正面效用”和“反面效用”进行介绍,并指出只有当“正面效用”超过“反面效用”时,企业和居民才会留在此地;尾句得出结论,指出“城市的最优规模就是最大化劳动生产率的规模”。因此文段重点在围绕着什么是“最优规模”展开,对应B项。A、C、D三项均偏离文段论述主体,没有提到“最优规模”,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