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栉风沐雨
【释义】
栉:梳头发;沐:洗头。①原义:大雨洗发,疾风梳头。②引申义: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
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常作谓语、状语;多用于描写露天作业或在外奔波的艰辛;也作“沐雨梳风”、“沐雨栉风”、“栉风酾雨”、“栉沐风雨”、“风栉雨沐”。
【试题回顾】
(2018联考)尽管每个知名品牌都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特气质,凝结着创始人____的心灵史,沉淀着消费者殷殷的情感寄托,但品牌的载浮载沉符合市场规律。即便是一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知名品牌,也有许多水没沧海,杳然不见。从当年与柯达、富士上演“三国演义”的乐凯胶卷,到一度为人____的海鸥牌相机、回力运动鞋……一个个淡出大众视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栉风沐雨 交口赞誉
B.呕心沥血 心驰神往
C.鞠躬尽瘁 如数家珍
D.筚路蓝缕 耳熟能详
【试题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品牌的载浮载沉符合市场规律”可知,每个知名品牌的创造都是不容易的,会经历市场规律的考验,故待填词要体现不容易之意。对比选项,A项“栉风沐雨”指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B项“呕心沥血”指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D项“筚路蓝缕”指艰苦创业,三项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通常搭配“国家”,搭配“知名品牌”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文可知,海鸥牌相机、回力运动鞋这些品牌是陪着我们长大的,知名度很高,
故待填词要体现知名度高之意。对比选项,D项“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置于此处能体现出其知名度高,当选。A项“交口赞誉”指异口同声地称赞,侧重品牌的质量好,让人们青睐,未体现出其知名度高,排除;B项“心驰神往”指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盘活老品牌焕发新生命》
2.太阿倒持
【释义】
①原义:倒拿着太阿(宝剑名)。②引申义:比喻把权柄给人家,自己反而受到威胁或祸害。
常作谓语、宾语、定语;常用于上级的权力被下级所把持。
【试题回顾】
(2017联考)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__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实在有______之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D.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试题解析】
【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和“成为阅读的主体”可知,类文本是替代了其他文本成为了阅读的主体。对比选项,A项“反客为主”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了主人,B项“主客颠倒”指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D项“喧宾夺主”指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项均能体现替代之意,符合文意,保留。C项“太阿倒持”指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未体现替代之意,排除。
第二空,待填词搭配谓语“造成”,B项“妨碍”指阻碍,为谓语动词,文段要填入名词,
词性不符,排除。
第三空,根据前文“但它们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可知,
把类阅读当成阅读主体是不对的,我们应该重点阅读作者写的文字部分,而非出版物中所有作
者文字之外的部分,故待填词要体现主次、轻重之意。对比选项,D项“本末倒置”指把主次、
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符合文意,当选。A项“以一持万”指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文段
未提及全局,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需要捍卫的,是纸书还是“阅读”》
3.胼手胝足
【释义】
胼(pián)、胝(zhī):老茧。①原义指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手脚生茧。②引申义: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常作定语、状语;多用于表现劳作方面。
【试题回顾】
(2018重庆)从旧中国百姓自发闯关东、走西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支边垦荒、三线建设,
中国人从来不缺少____的苦干斗志,从来不缺少____的开拓精神。但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创业激情和创造伟力,可谓前所未有,恢弘壮阔。建省之初的海南封闭落后、百业待兴,许多地方连红绿灯都没有。靠着各族群众、各方“闯海人”的拼搏付出,海南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了改革开放南海之滨的壮美图画。改革唤醒了梦想,梦想扎根大地,改革与梦想如影随形、互相成就,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神州巨变的生动缩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乘风破浪 披荆斩棘
B.勇往直前 胼手胝足
C.筚路蓝缕 白手起家
D.起早贪黑 激流勇进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搭配“苦干斗志”,且待填词本身也应体现出“苦干”和“斗志”之意。对比选项,A项“乘风破浪”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B项“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无畏地前进,C项“筚路蓝缕”指创业的艰苦,三项均能搭配“苦干斗志”,保留。D项“起早贪黑”指辛勤劳动,只体现出了“苦干”,无法体现出“斗志”,排除。
第二空,待填词搭配“开拓精神”。对比选项,C项“白手起家”指没有任何经济实力支持,靠着双手进行创业,最后获得成功的果实,符合文意,当选。A项“披荆斩棘”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B项“胼手胝足”指劳动十分辛勤,二者均未体现开拓、开辟之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让我们都来做“闯海人”》
4.大而无当
【释义】
当:底。①原义: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②引申义:形容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常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东西是否实用。
【试题回顾】
(2018浙江)鲁迅活着的时候,一般的操觚之徒是不敢与之对垒的。梁实秋算是一般之上
的,故而有幸与之走上几个回合,结果弄得_____,到1964年写《关于鲁迅》时还有些忐忑不安。直至梁去世,他对先他去世的鲁迅的评价,始终保持在当日论战时的态度,并无____的言辞。从这一点来说,梁不失为一位君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欢而散 落井下石
B.如坐针毡 剑拔弩张
C.心有余悸 变本加厉
D.落荒而逃 大而无当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到1964年写《关于鲁迅》时还有些忐忑不安”可知,梁实秋在对垒中失败了,并且让梁秋实心里不安,故待填词要体现心里不安之意。对比选项,B项“如坐针毡”指心神不定,坐立不安,C项“心有余悸”指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D项“落荒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三项均能体现不安之意,保留。A项“不欢而散”指的是很不愉快地分手,未体现出内心不安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后文“梁不失为一位君子”可知,梁秋实对鲁迅的评价,始终保持在当日论战时的态度,没有诋毁鲁迅,故待填词要体现诋毁、言论不当之意。对比选项,C项“变本加厉”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置于此处能体现出言论不当之意,且与前文“始终保持在当日论战时的态度”对应,当选。B项“剑拔弩张”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与“评价”搭配不当,排除;D项“大而无当”指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从梁实秋、苏雪林攻讦鲁迅的一条“罪证”谈起》
5.蛇蟠蚓结
【释义】
蟠:回绕,屈曲;蚓:蚯蚓。词义:比喻互相勾结。常作定语、状语;多用于坏人方面。
【试题回顾】
(2016政法)英国是个小国,但却是吸引全球投资资金流第二多的国家,这不仅仅因为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更因为很多投资人视英国为通往欧洲大陆的一扇大门。公投结果使得将来英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____,而整个退欧谈判过程将至少需要2年,在这一期间所造成各种不稳定性难以预计。因此,那些英国最大的投资国,在未来各种贸易关系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可能会____对英投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错综复杂 削减
B.盘根错节 删减
C.扑朔迷离 减少
D.蛇蟠蚓结 缩减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关系并不明朗”可知,“贸易关系”是模糊的、不好辨别的,
故待填词要体现模糊、不明朗之意。对比选项,C项“扑朔迷离”指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符合语境,保留。A项“错综复杂”指头绪多,情况复杂,B项“盘根错节”指复杂不易解决的事情,两项都只强调事情的复杂性,为体现出模糊、不明朗之意,排除;D项“蛇蟠蚓结”指相互勾结,感情色彩消极,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
代入第二空验证,“减少投资”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面对退欧后“烂摊子”英国新财相发出转向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