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犹不及
【释义】
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矫枉过正: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区别】
过犹不及:侧重表示某事做过度是不好的。
矫枉过正:侧重过度纠正错误是不好的,具有纠正错误的前提。
【示例】
喜剧看似简单,其实最难把握分寸。表演太浮夸则过犹不及,表演太温吞则让喜剧失去光泽。(2020山东)
【试题回顾】
(2017新疆)看病“货比三家”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客观上也进一步____了“医生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对自身的疾病过于担忧和焦虑。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现在公众更加重视自身健康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____,并不值得提倡。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对医生和医院缺乏信任,总想在不同的医院和医生之间进行反复比较和验证,一旦两个或者是多个医生给出的结论不一致,患者就更加担心和焦虑,只能去另寻高明,结果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剧 过犹不及
B.增加 物极必反
C.加重 适可而止
D.恶化 矫枉过正
【试题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搭配“医生荒”,由文意可知,看病“货比三家”使得“医生荒”更为严重。对应选项,B项“增加”指在原有基础上的添加,通常搭配有数目的事物,与“医生荒”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由“但是”可知,待填词与前一句构成转折,词义相反,转折前讲述公众重视自身健康是好的,转折后应讲述过度重视健康是不好的,待填词应表示过度做某事会带来坏结果之意。对应选项,A项“过犹不及”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符合文意,当选。C项“适可而止”指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不过分,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矫枉过正”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虽有做事过度之意,但文段中并未提及错误,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项。
2.泥沙俱下
【释义】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区别】
泥沙俱下:既可搭配人,也可搭配物。
鱼龙混杂:仅能搭配人。
【示例】
这么庞大的直播群体,难免鱼龙混杂,一些急于出名当“网红”、急于赚快钱、赚大钱的人混迹其中。(《净化网络直播市场要做到“不留余地”》)
【试题回顾】
(2021浙江)面对高端芯片“卡脖子”问题,有紧迫感是好事,但不能_____,捡到篮里都是菜。______产业规律才能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囫囵吞枣 遵循
B.化繁为简 敬畏
C.泥沙俱下 尊重
D.鱼龙混杂 遵守
【试题解析】
【答案】C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形容“高端芯片”,由“捡到篮里都是菜”可知,高端芯片好坏都有,待填词应表示好坏都有之意。C项“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可搭配物,搭配得当,保留。A项“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B项“化繁为简”指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两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搭配物,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尊重产业规律”搭配得当,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社论」搞芯片也要尊重产业规律》
3.坐而论道
【释义】
坐而论道:指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纸上谈兵: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徒托空言: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区别】
坐而论道:侧重只是口头上讲述,并不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讲述的事物是可以成为现实的。纸上谈兵:侧重只有正确的理论知识,没有将其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强调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徒托空言:侧重口头上说大话,并不做出实际行动,且有可能大话并不能实现。
【示例】
“材料扶贫”无异于纸上谈兵,非但打不赢决战脱贫攻坚这样的硬仗,长此以往反而会损害全民致富奔小康的国家大计。(2021新疆)
【试题回顾】
(2017吉林)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春节期间播放,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实现合家欢的观赏效果。《中国诗词大会》不____,采用了紧张刺激的追逐赛、争霸赛等多维度比赛形式,摆脱了说教意味,把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纸上谈兵
B.夸夸其谈
C.徒托空言
D.坐而论道
【试题解析】
【答案】D
【解析】由“采取了紧张刺激……摆脱了说教意味”可知,《中国诗词大会》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将诗歌文化融入进比赛实践中,待填词应表示空谈大道理,没有实践之意。对应选项,D项“坐而论道”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置于文段中体现出空谈诗歌文化的意思,符合文意,当选。A项“纸上谈兵”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缺乏实践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文段并未提及解决问题,排除;B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侧重不知道,胡乱说,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徒托空言”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侧重只讲不一定能实现的大话,文段中诗歌文化是可以付诸实践的,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创新形式 活化传统》
4.无所作为
【释义】
无所作为:指不去努力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都不干。
【区别】
无所作为:侧重做了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或效果。
无所事事:侧重什么都没有去做。
【示例】
有关发展的早期文献几乎都认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无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方面无所作为的理由。(2014四川)
【试题回顾】
(2018湖南)在环境问题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____,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经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顾忌
B.无所不为
C.无所事事
D.无所作为
【试题解析】
【答案】D
【解析】由“不是……而是……”可知,待填词与后文构成转折,转折前后语义相反,转折后讲述我们做了,有效果但不佳,转折前应讲述做了但没有效果,待填词应表示什么效果都没有做出之意。对应选项,D项“无所作为”指不去努力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符合文意,当选。A项“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B项“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两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无所事事”指闲着什么都不干,侧重没有做事情,文段中是做了但无效果,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项。
5.势不可挡
【释义】
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势在必行:指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措施。
【区别】
势不可挡:侧重事物的发展形势很好。
势在必行:侧重按照发展形势,某事必须要采取措施去做,通常形容具体行为。
【示例】
中国宏观经济已持续性加速回落,为此,我国应加快转型步伐,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2012吉林)
【试题回顾】
(2018广西)在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上,人们就已留下了早期全球化经贸往来的足迹。在当今信息时代,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经济全球化潮流更是____。然而,面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经济全球化急需新的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势不可挡 推动力
B.势在必行 保护伞
C.所向披靡 火车头
D.来势汹汹 创造力
【试题解析】
【答案】A
【解析】第一空,待填词搭配“潮流”,由“更是”可知,待填词与前文构成递进,词义相近,应体现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发展势头好之意。A项“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符合文意,保留。B项“势在必行”指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措施,文段中仅是形容发展趋势,并未表述采取措施,排除;C项“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根据文意,“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都是经济全球化的障碍”,故“一切障碍全被扫除”,程度过重且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来势汹汹”指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含贬义,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答案锁定A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面对逆全球化思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新的力量来对抗逆全球化思潮,
故A项“推动力”符合语境。
故本题答案为A项。
【文段出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
